【初三化學專家進課堂系列報道】“藍色妖姬”遇上《溶解度》
發(fā)布日期:2018-12-26 信息來源:
2018年12月25日,北京市海淀區(qū)初三化學教研員尹博遠老師來我校調研并指導教學,。初中化學組全體教師參與學習,。
我校崔淑珍老師在《溶解度》一課上展示制作的“藍色妖姬”,,并追問學生“藍色妖姬”上的“藍寶石”是如何得到的,,這里面蘊含著什么化學知識,學生認為物質在溶劑中溶解是有限度的,,從而引出課題,,接著又展示一瓶蜂蜜并拋出問題:在蜂蜜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白色固體引發(fā)質疑,可能與溶解度相關,,由學生設計實驗完成對不同物質溶解性大小的比較,,課上學生積極踴躍展示各自方案,在對話中逐步的得出溶解度的含義,,最終學生完美揭開“藍色妖姬”的真相,。
尹老師聽課后進行評課并給出教學建議,他對崔老師的教學設計給予了肯定,,教師對教學方向及重點有著清晰的把控,,在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探究任務的都圍繞著目標進行,,是一節(jié)體現(xiàn)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好課,。尹老師同時指出我們可以突破書本編排的局限,進行單元整體設計,,也要整體規(guī)劃學生能力的發(fā)展目標,。其次要抓住核心問題讓概念有一個生成過程,在教學中有效體現(xiàn)和發(fā)揮核心概念知識認識功能,,讓學生在任務解決過程中,,輸入知識、建構知識,、和應用知識,,并最終形成教學內容的學生認知發(fā)展。
聽了尹博遠老師的指導意見后,,初中化學組教師對這一課程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想法,,表示將逐步落實在課堂當中,打造出更多的優(yōu)質課程,。
(供稿:初中化學組 編輯: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