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附校初中部開展歷史文化研學活動
發(fā)布日期:2023-11-10 信息來源:
2023年11月9日,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初一,、初二年級組織了“學思結合,,知行合一”秋季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們走進古北水鎮(zhèn),,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歷史文化探索之旅,。
古北水鎮(zhèn)初印象
古北水鎮(zhèn),,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在此完美融合。雖然深秋已至,,已然不是紅葉最美的時節(jié),,但藤蔓上依舊有些倔強的紅葉,熱烈地映襯著古墻,、長椅,、小橋、流水,,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充滿青春氣息的同學們漫步在古街上,,同學們一邊跟隨著研學導師到各處參觀,,聆聽講解,一邊完成研學手冊上的學習任務,。初二(9)班邱羽苧有感而發(fā):“這里的每一磚每一瓦,,充滿了歷史的痕跡,既融合了北方建筑的雄偉氣派,,又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秀美和靈氣,。透過這些建筑,仿佛能看見那時的繁華與喧囂,?!?/span>
研學課題之風情水街
在密云著名“三燒”之一的司馬小燒酒坊,同學們了解了釀酒的糧食原料和工具,,觀賞了傳統(tǒng)制酒的流程工藝,,領略了傳統(tǒng)釀酒工藝的魅力,進而對中國的酒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永順染坊以永順染,、天然彩、草木色,、手工纈而得名,。在這里,同學們記錄了中國從新石器時代到現(xiàn)在各個時期的印染技術成就和特色,。英華書院是古北水鎮(zhèn)的一所古老學堂,,它見證了水鎮(zhèn)的歷史變遷。同學們在書院里了解古代的學制和教育方式,,觀察古代的課桌和文房四寶,,感受古代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熱情。
研學課題之夢回古北口
震遠鏢局重現(xiàn)了古代鏢師張震遠當年的生平事跡,還原了當時接鏢,、議鏢,、送鏢的生活場景。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了解了古代的押運業(yè)和武術文化,,感受到了古代鏢師的威嚴和勇猛,同時也對練拳和武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八旗會館曾是清朝時期正黃旗再次駐扎時其駐軍處建造的會館,,是八旗子弟駐軍于古北口的歷史鑒證。同學們在這里了解了清朝時期的八旗制度以及滿族的文化,。他們通過觀看歷史文物和圖片,,領略了八旗子弟的軍事風采及生活風貌。
研學課題之非遺傳承
除了參觀景點,,同學們還體驗了制作荷花燈和DIY古風千花扇兩項非遺傳承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用彩紙制作出了一盞盞精美的荷花燈,,看荷花燈在水中綻放。在繪制古風千花扇時,,同學們展現(xiàn)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繪畫技巧,,每一把精心制作的千花扇都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學生感想
初二(1)班曲朗興奮地分享道:“身處古北水鎮(zhèn),,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蘊。這里的一磚一瓦都透露出悠久的歷史,,一粥一飯都充滿了人間的煙火氣息,。在這個充滿故事和韻味的地方,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也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初二(6)班付思鋮說:“古北水鎮(zhèn)秋季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參觀歷史風情區(qū)和民俗文化區(qū),,了解傳統(tǒng)釀酒工藝和古代文學教育的重要性,參觀古寨區(qū)以及參與手工藝制作,,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活動激發(fā)了我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提高了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的責任感,?!?/span>
學思結合,知行合一
北外附校學生發(fā)展中心德育辦公室副主任楊禮凡表示:“‘學思結合,知行合一’的實踐主題,,旨在引導同學們在實踐中學習,、思考,在行動中豐富知識和閱歷,,提高研究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在設計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時,,我們精心選擇了‘一文一武’兩大類景點和非遺傳承活動體驗,,根據這些活動提出課題、制作研學手冊,,供同學們研究使用,,希望他們在了解古北水鎮(zhèn)的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工藝的同時,還能親身體驗非遺傳承活動的魅力,?!畬W思結合,知行合一’的理念,,是我校貫徹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協(xié)同育人的具體體現(xiàn)和品牌標識,,將在之后的德育活動中繼續(xù)貫徹落實,。”
來源:初中部
文字:卿賀柳
圖片:楊米尼科,、各班主任
審核: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