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組每周一課活動之四——二年級科學《觀察我們的身體》
發(fā)布日期:2019-04-02 信息來源:
今天上午,,科學組安雪靜老師在錄課室執(zhí)教二年級生命科學領域課程——《觀察我們的身體》一課,??茖W組的全體老師參與了本次聽評課。
本節(jié)課是新課標二年級科學下冊《我們自己》的起始課,。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jīng)接觸過動植物的相關知識,,初步邁出了生命科學領域的新步伐,他們從對身體的整體性觀察上,,開啟了研究的第一步,,教師也逐步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探究興趣,為后面的學習做出鋪墊,。
在聚焦環(huán)節(jié),,安老師展示了學生熟悉的動物圖片,展開了動物的本領與其身體結構關系的討論,,對于“人是動物”,,人具有同樣的特點達成了共識,從而進入了對人體結構——頭,、頸,、軀干、四肢的劃分,。
在探索環(huán)節(jié),,安老師設計了兩個活動:通過補充人體輪廓圖活動、用單手和雙手擰瓶蓋等活動,,強化了學生對于人體外形的對稱性的認知,;通過讓學生摸、聽,、看等不同感官感受身體內(nèi)部結構的方法,從而促進了學生對更多問題的探索,,也強化了感覺器官在幫助學生認識事物的“學習”的功能,,加深學生對“結構與功能”的理解和認識。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殘疾人活動的不方便,,滲透了關愛殘疾人、愛護盲道等公共設施的德育思想,。
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將探究的目光引向熟悉又陌生的人體,,使學生從對身體模糊的認識,發(fā)展到對身體開展有意識的觀察,,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于生命的探索熱情,。
安老師課后反思,對低年級生命科學領域的教學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適合直觀,、參與性較強的觀察活動,,不適應過于抽象、復雜的探究活動,。在低年級科學教學中,,要使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語言,設計循序漸進,,趣味性強的教學活動,。
(供稿:小學科學組 編輯:楊雅惠 復核: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