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培訓】做心中有兒童的好老師——我校邀請吳正憲老師為全體小學教師作講座
發(fā)布日期:2021-04-25 信息來源:小學一年級部
4月23日下午,,數(shù)學教育專家、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蒞臨我校,在國瑞廳為全體小學教師帶來一場“做心中有兒童的好老師”的主題講座,。講座由我校黨總支書記,、小學校長張繼軍主持。
“這是一場探索之旅,,你們注意看最后那個笑容,。”講座伊始,,吳老師的話一下子就把大家的目光吸引到一段視頻上:一歲的小寶寶不斷地想辦法,,一次、兩次,、三次……借助周圍的“工具”,,不斷嘗試,終于成功地從床上趴下來,,孩子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吳老師指出,如果拍攝視頻的家長一下把孩子抱下來,,孩子就失去了成長的機會,,而這樣獲得性的成長是非常寶貴的。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保持耐心,,給兒童留出充足的成長時間和空間,,幫助他們慢慢長大。因此,,教師要了解兒童,,心中有兒童,才能更好地助力兒童的成長,。
隨后,,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吳老師用一系列問題引發(fā)所有老師的思考:兒童為什么要學數(shù)學,?我們?nèi)绾螏椭鷥和瘜W好數(shù)學,?吳老師強調(diào),增強兒童學習興趣和自信很關(guān)鍵,?!皼]有什么比激發(fā)興趣、保護孩子好奇心重要,;沒有什么比尊重個性,、真誠交流更重要,;沒有什么比保護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沒有什么比養(yǎng)成好習慣,,習得好品質(zhì)更重要?!眳抢蠋煆乃膫€維度結(jié)合具體實例,深入淺出,、聲情并茂地講述了這些觀點的內(nèi)涵和外延,。老師們不但被這些教育理念所啟發(fā),同時也被吳老師生動地講解所感染,,動情之處,,不少老師都留下了熱淚。吳老師希望教師要和兒童平等對話,,學會等待,、學會鼓勵、學會發(fā)現(xiàn)長處,、要盡量為兒童提供幫助,,做好孩子生命里的貴人。
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shù)學,。生活中有豐富的數(shù)學資源,吳老師以數(shù)學學科為例,,告訴大家要讓兒童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家長和教師要善于設置與生活接近的情境,用富有童趣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如吃飯穿衣,、觀察鐘表、植樹問題,、雞兔同籠……讓兒童在活動中,、游戲中快樂地學習。
吳老師用自己的小外孫女提出的問題:“是誰拴著月亮,,它怎么不會掉下來,?”指出,,兒童是天生的提問神器,教師要讓兒童在問題中學習,。心中有兒童,,就是要鼓勵學生產(chǎn)生問題,并認真對待兒童的問題,,向兒童展示你的好奇,,在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要引導學生用學科的眼光觀察,,用科學的思維去分析,、解決問題。
最后,,吳老師強調(diào),,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學生以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地活動,,并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小學階段要重點培養(yǎng)兒童認真傾聽的習慣、仔細觀察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收集信息的習慣、歸納整理的習慣,、自我管理的習慣,、合作分享的習慣、樂于閱讀的習慣,,而好的學習習慣能為個人的成長奠定基礎(chǔ),。
吳老師的講座,以“做心中有兒童的好老師”為題,,向老師們傳達的不僅僅是學科教學的術(shù),,更多的是身為人師的“魂”,即“俯下身來看兒童”的兒童觀,。
吳老師的講座,,讓老師們認識到,若想成為兒童“心中的好老師”,,需要我們與孩子平等對話,、學會鼓勵和等待;需要我們善用生活中真實的問題,,讓兒童在活動中,、游戲中、解決問題中學習,;需要我們鼓勵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科知識的學習變得自然、具體,,不再與自己的生活遙不可及,。此次培訓為老師們點亮了一盞明燈,照亮了前行的方向,。相信在專家的高位引領(lǐng)下,,我校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會繼續(xù)高質(zhì)量發(fā)展。
(一年級組孟三娟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