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學設計成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階梯——北京市特級教師韓敘虹蒞臨我校為全體中學教師作講座
發(fā)布日期:2020-12-06 信息來源:
12月4日,,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市正高級教師韓敘虹蒞臨我校,,為我校全體中學教師帶來了一場以“讓教學設計成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階梯”為主題的精彩講座,。我校副校長,、初中執(zhí)行校長楊磊主持了會議,。
韓敘虹首先回顧了自己27年的專業(yè)發(fā)展的歷程并指出,,一位追求卓越的教師要經歷提升教學技能階段,,初具特色教學模式階段,,才能達到一定教學境界。其中,,教學設計可謂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進步的階梯,。
教學設計是將教與學的原理轉化為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方案的系統化規(guī)劃的教學過程,,是運用教學規(guī)律創(chuàng)造性地去解決教學問題,并側重于問題求解中方案的尋求和決策的過程,。韓敘虹從教學設計的定義開始說起,,依據“好課標準”,她提出,,采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構建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學體系,這是一種在更高層次上的“教”,。
結合高中物理學科,,韓敘虹圍繞“新課標——教學設計的指路明燈、新思路——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啟示”三方面展開講座,。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韓敘虹表示,,教學價值要實現三個轉化:把人類社會積累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個體知識和觀念;把前人從事智力活動的思想,、方法轉化為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思維方式;把蘊含在知識載體中的觀念、態(tài)度轉化為學生的行為準則,。
新思路是教學設計的核心,。韓敘虹結合高中物理指出,創(chuàng)新的物理教學思路要體現“以實驗為基礎,,以過程為主線,,以思維為中心”的優(yōu)化策略,包括以下七個方面:以過程體驗為核心,,科學探究貫通課堂;以“學”為中心,,促成學習主動,、有效;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問題驅動課堂,;發(fā)揮學科特色,實驗與思維相得益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高效課堂;跨學科理念-STEAM的滲透,,解決真實問題,;教學方式的多元融合,構建生態(tài)課堂,。
對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啟示,,韓敘虹強調,,要堅持“學習”,堅持資料的有效整理歸檔,;教學方面,,實施同課異構,及時開展教學反思,;通過公開課,、示范課、教學大賽的預演,、錘煉,,聽課、評課的鍛造,,使人速成,;積極參加培訓、進修,,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教學心得,以教帶研,,以研促教,。
關于堅持學習的習慣,韓敘虹透露,,從1993年從教開始,,她平時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之外,還硬性規(guī)定了1周至少學習12小時以上的“學習時間”,,這一習慣已堅持了10多年,。在這段時間里,一方面,,她系統地閱讀,、學習了大量教育教學書籍、雜志,、報刊等,;另一方面,堅持寫作,,寫教學體悟,、寫典型例題、方法的體會等,,還制定了每兩個月完成一篇論文寫作的任務,。在閱讀、習作中獲得快樂,并收獲成長,。韓敘虹還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自己有效整理歸檔資料的方法,,讓在場的全體老師都受益匪淺。
韓敘虹引用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的治學三境界結束了講座:“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毕M蠹依^續(xù)追求“云無定姿姿萬態(tài),,教無定法法千采”的教學。
最后,,楊磊祝愿全體教師在教師發(fā)展過程中,,以韓老師為榜樣,做一個學習者,、創(chuàng)新者,、反思者、實踐者,、研究者,,未來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講座結束后,,很多教師意猶未盡,,沉浸在思辨和求索之中,向韓老師求解具體問題,,探討所思所感。
韓敘虹簡介:
韓敘虹,,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市正高級教師,主攻物理教學設計的實踐和研究,,形成“實驗—啟思—探究”的教學策略和生態(tài)化的教學風格,。
韓敘虹在溫州中學任教期間,被評為浙江省特級教師、溫州市享受教授級待遇的中學高級教師(即正高級教師),、浙江省教壇新秀,、浙江省教科研標兵、溫州市551人才,;獲全國教學評比一等獎,,浙江省優(yōu)質課一等獎,浙江省教學論文一等獎,,浙江省教學設計一等獎,,主持的全國重點課題獲全國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等。2012年引進到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擔任物理教研組組長,,朝陽區(qū)兼職教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yè)委員會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專家,,北京市物理學會會員等。受聘為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客座教授,,首都師范大學中學教學專家,“國培計劃”課程專家,,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課堂》主講教師等社會兼職,。2013年參與中國首次太空授課的備課工作,參加央視的《走近科學》的節(jié)目制作,,成為《走近科學》的欄目顧問,。申報的STEM課題獲“十三五”全國教育科學教育部重點課題立項。近年來,,有40多篇論文獲北京市一,、二等獎,有100多篇論文發(fā)表在國家級核心期刊,,其中10篇論文被《中學物理教與學》全文轉載,。
(撰稿/編輯:黃露 攝影:韓清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