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文明習慣 收獲文明之花——記小學部第二周升旗儀式
發(fā)布日期:2012-02-24 信息來源:
小學部師生整齊的隊伍
2月20日,,北外附校小學部舉行了第二周升旗儀式,。擔任本周升旗的班級是六年二班,,六年二班每位學生都愛學習,,課前的預習使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充滿期待,,課上的精彩發(fā)言令人賞心悅目,。他們不僅對學習熱情,,而且活潑,、好動,、充滿朝氣,;他們團結、友愛,、積極,、向上。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向著優(yōu)秀班集體的目標去奮斗,。護旗隊是六年二班全體同學。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小學部劉曉敏老師做了題為《播種文明習慣 收獲文明之花》的國旗下講話,,教育同學們文明禮貌的養(yǎng)成要從小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少先隊大隊委員杜邦良代表少先隊大隊委員會宣讀了《禮儀教育活動倡議書》,,倡導人人爭做文明禮貌溫文爾雅的小主人,,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讓文明之花開滿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伴隨著同學們一同健康成長,。
劉小敏老師發(fā)表國旗下講話
附一:第二周國旗下講話稿
播種文明習慣 收獲文明之花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孩子們,,沐浴2012年的春風,北外附校提倡每個學生播種文明習慣,,做一個溫文爾雅高素質的小學生,。我們從進校門向師生問好做起,從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做起,,從做事有序,,自覺排隊做起;總之,,從學習文明-爭做有禮貌的少年做起,。但是,在這里,,老師曾經看到過的一則真實的報道,,令我心痛,令中國人心痛,。說的是在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睘榇耍叫录悠驴疾斓囊晃恢袑W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孩子們,,做高素質的文明人不僅代表你自己,也代表中國公民,。
我再給大家講另一個真實的事例:一位母親騎著車帶著年幼的女兒去上學,。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了,。母親馬上停下車來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一起去撿地上的餅干,。就是這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jié)中已有了答案。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這母女倆一樣,,從身邊小事,從自己做起,,培養(yǎng)良好的文明習慣,。
我們小學生要著裝得體,升旗儀式上,,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于“禮儀之邦”這個美譽,。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同學們,,讓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個品格,。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附二: 禮儀教育活動倡議書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溫文而雅,落落大方,,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學校是育人的搖籃,在校園這片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小學生應該做舉止得體,,我以集體為榮,,集體以我為榮,校園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為了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學習、生活,,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優(yōu)美和諧,、秩序井然、文明有禮的校園環(huán)境,,為建設美好校園而做出我們自己的一份貢獻,。為此,少先隊大隊委員會全校同學和少先隊員們提出倡議:
1.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事事能謙讓,處處見誠信,。
2.遵守交通規(guī)則,,上學、放學不亂穿馬路,,自覺維護自覺和他人的安全,。
3.文明就餐,創(chuàng)造良好的就餐環(huán)境,。
4.語言文明,,舉止得體,告別粗言臟語,,人人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5.關心愛護每一個同學,同學之間不起綽號,,對有困難的同學在生活,、學習上給予熱心的支持與幫助。
6.遵守并維護公共秩序,,待人接物講禮儀,,少先隊員在學校佩戴紅領巾。
7.注意公共衛(wèi)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踐踏草坪,。
8.發(fā)揚雷鋒精神,,向雷鋒叔叔學做好人好事。
在接下來的文明禮儀系列活動當中,我們還會開展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等系列活動,,希望同學們踴躍參加,。文明禮儀,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細節(jié)抓起,,人人爭做文明禮貌溫文爾雅的小主人,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讓文明之花開滿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伴隨著我們一同健康成長。
北外附校少先隊大隊委員會
(供稿: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