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安全知識 提高避險能力——我校舉行中學生第20周升旗儀式
發(fā)布日期:2016-01-12 信息來源:
1月11日,,我校舉行中學生第20周升旗儀式,,主題為“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本周國旗下演唱國歌的班級是高一6班,,升旗手是高一6班的班長倪楊同學,。
我校高中校長助理劉長虹老師作國旗下講話,。劉長虹圍繞活動主題,結合2015年國內(nèi)發(fā)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及我校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對同學們進行了安全教育,。劉長虹重點強調(diào)了寒假的安全注意事項,希望同學們強化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提高防范能力。
大會表彰了榮獲本次藝術節(jié)“藝術之星”的蔡雙益等10位同學,,以及在海淀區(qū)“雙爭”活動中喜獲佳績的集體和個人,。北外附校常務副校長、高中校長王彤為師生頒獎,。
附:高中校區(qū)校長助理劉長虹講話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
大家知道,,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除了對空氣,、水和食物外,就是安全了,。下面,,先讓我們大家都來了解一下“海恩法則”和“墨菲”定理。
“海恩法則”是德國飛機渦輪機的發(fā)明者德國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個在航空界關于飛行安全的法則,。海恩法則的精髓只強調(diào)兩點:一是事故的發(fā)生是量的積累結果,;二是再好的技術,,再完美的規(guī)章,在實際操作層面,,也無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質(zhì)和責任心,。
另一條“墨菲定理”,也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示,。墨菲定理源自一個名叫“墨菲”的美國上尉,,他認為“只要存在發(fā)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會發(fā)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總會發(fā)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損失”,。這就告訴我們,,對任何事故隱患都不能有絲毫大意,不能抱有僥幸心理,,而要想一切辦法,,采取一切措施對事故苗頭加以消除,把事故案件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2014年歲末的最后一天,,發(fā)生在上海外灘的踩踏事故,造成了36人死亡,,49人受傷,;2015年6月1日,載有458人的“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湖北監(jiān)利段傾覆,,共造成422人遇難,;2015年8月12日發(fā)生在天津港的大爆炸,奪走了至少170多條生命,。2015年12月20日的深圳滑坡,,截至到昨天,已發(fā)現(xiàn)58名遇難者,,失聯(lián)人員總數(shù)仍有77人,。以上發(fā)生的多起令人無比震驚的悲劇,無一不暴露出我們在安全,、法治,、管理暨社會各層面存在的問題。
作為學生,,絕大部分時間在校園里生活,。在這個人員密集,面積狹小的特殊環(huán)境里,安全更是我們一直關注的重點,。
可是,,本學期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安全事件也有多起:操場上玩籃球發(fā)生爭執(zhí)后大打出手;樓道里地面濕滑不小心摔跤造成骨折,;課間操跑步前沒做好熱身造成腰部扭傷,;將禁止帶入校園的刀具課間拿出來玩耍失手傷人造成縫針;使用訂書機時不小心將書釘訂入手指中,;教室里將電池串聯(lián)起來并點燃,;將手機充電器違規(guī)帶入教室里充電等等。所幸以上都沒有釀成嚴重后果,,但也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
調(diào)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打架斗毆以及車禍等造成的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于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失去他們花朵般的生命!逝者以他們鮮活而短暫的生命向我們提出了哪些警示呢,?望老師,、同學們深思!
下周三,,大家即將開始愉快的寒假生活,,希望大家要注意交通安全 、活動安全,、防火安全,、用電安全、飲食安全,、上網(wǎng)安全和交友安全等,。下面說幾點自我保護方法:
1.在家遇到陌生客人來訪時,要先查明身份再開門,。如果不能確定身份,,就打電話向父母詢問,或求助鄰居,。
2.不要接受陌生人食品,,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請去看展覽、拍電影,、做廣告等,,更不能到陌生人家里去玩,。
3.如遇問路者,可以告之大概方向,,但不能應其要求帶其前往,。一旦發(fā)現(xiàn)有陌生人尾隨或是不停糾纏,應迅速走向人多的地方,,或是尋找街頭民警的幫助,。
4.如果在路上遭壞人搶劫,不要冒失地與他硬拼,,可先把隨身帶的錢物給他,,并盡量記清壞人的身材、面貌,、口音和衣著特征,,爭取安全脫身,然后迅速報案,。
5.如果遭遇壞人綁架,,要沉著冷靜。要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先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再想辦法給家人或警方報信,還可以在沿途拋下隨身所穿的鞋,、帽等及物件等,,給家人或警方留下線索。
6.假期外出時男女生都不要單獨行動,,要結伴或有家長陪同,。夜間22點前一定要回到家中。
最后,,預祝同學們平安順利地度過本學期的最后時光,,在期末考試中,取得讓自己滿意的成績,!
謝謝,!
(校學生會記者團 許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