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傳統(tǒng)禮儀之道 爭做新時代最美中學生” ——我校初一學生學習實踐“中學生32條教養(yǎng)禮儀”主題班會
發(fā)布日期:2018-09-18 信息來源:
“您好”,、“謝謝”、“不客氣”,、“請問”,,孩子,今天你“禮儀”了嗎,?
古人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學會教養(yǎng)與禮儀就是修身的第一步。
教養(yǎng),,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但要成長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必須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近日,,《人民日報》整理了要教會孩子的32條教養(yǎng)禮儀,。結合中學生學習實際,北外附校初一年級以“弘揚中華傳統(tǒng)禮儀之道,,爭做新時代最美中學生”為題舉行主題班隊會活動,。
“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一首悠揚輾轉的《禮儀之邦》將中國悠久燦爛的禮儀文明向同學們娓娓道來,。古老的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guī)范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在班隊會活動中,同學們被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將領取到的32條教養(yǎng)禮儀法則進行討論,、歸類、總結,,最后梳理出一幅清晰簡潔的“思維導圖”,,再結合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實際,分別給出3條自己的建議,。在展示環(huán)節(jié)中,,每組兩位發(fā)言人同學進行了精彩的講解,將自己的領悟和理解與同學們進行分享,,并號召大家一起努力踐行中學生文明禮儀,,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培養(yǎng)孩子的教養(yǎng)不僅需要學校教育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教育的熏陶,,需要家長的悉心引導。希望北外附校的“小外交官”們能夠認真學習和實踐體會教養(yǎng)禮儀之道,,爭做新時代最美中學生,,在成長路上遇見最好的自己!
(供稿:初一年級部 潘鐸軒)
【學習“32條教養(yǎng)禮儀,,我想說】
首先,,對于學校組織這次的班會活動我感到非常受益,明白了社會和學校對我們中學生的關心和呵護,。通過班會活動與同學們一起合作探討,、總結反思自己的行為,使我細致了解了中學生應該遵守的禮儀規(guī)則,,并且以后也要按照這些禮儀規(guī)則約束自己,、反思自己。比如,,“在打電話時要先講明自己是誰,,然后再找自己想要找的人。而不是一開口就問誰誰誰在嗎?”,。通過這條禮儀規(guī)則使我以后和別人打電話時以及和別人溝通時更加有禮貌,。同時,我自己也想了三條中學生應該遵守的文明禮儀之道,,其中一條為:遵守他人隱私,,不隨意偷看他人秘密。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是所有中學生都應該做到這一點,,尊重他人也令他人尊重你。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努力約束自己帶動全班同學努力一起做文明懂禮貌的中學生。
(初一年級學生代表 趙雅君)
這次的主題班會讓我受益匪淺,,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和教養(yǎng)禮儀,。
對待自己的朋友—交友社交方面
對待自己的父母—和諧家庭方面
對待自己的師長—敬師尊師方面
還有平常的行為習慣,都讓我們更加深刻了解到如何當一名合格有禮貌的中學生,。
我有時有點小脾氣,,有時一不開心就會對父母發(fā)脾氣,但從這次學習當中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這樣做事不對的,,不是一名有禮儀的中學生,。就像上次老師給我們看的視頻《第一粒扣子》,,現(xiàn)在我們就正在學習如何扣好這一??圩樱屛覀兊纳畛錆M禮儀的熏陶,。
(初一年級學生代表 程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