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發(fā)布日期:2012-08-26 信息來源:
編者按:
新學期即將拉開帷幕。本學期我校的工作重點將圍繞“繼續(xù)推進‘改進行動’,,攜手共建‘愛生校園’”這一思路展開,。在此背景下,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師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給予我們諸多啟發(fā)和思考,。在校長林衛(wèi)民的推薦倡導下,全校教師將以此文為先導,,開展一系列學習“愛生”教育理念的學習研討活動?,F(xiàn)將此文全文轉(zhuǎn)載,與大家共饗,。
霍懋征,,女,漢族,。中共黨員,。1921年9月出生。1943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曾任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至今從教60年,。是20世紀50年代就蜚聲全國教育戰(zhàn)線,,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國首批特級教師,,榮獲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獎,。多次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繇骼蠋熞患胰巳诉x擇了教師這一光榮職業(yè),1991年這個教師之家當選“全國優(yōu)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師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師,,她在半個多世紀的教育教學生涯中為我國的基礎教育進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實踐,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經(jīng)驗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
站在人民大會堂的講臺上,,我的內(nèi)心很不平靜。我今年83歲了,,在小學教師的崗位上,,度過了60個難忘的歲月。如果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我一生從教的體會,,那就是六個字:“光榮,,艱巨,幸福,?!?/p>
1943年,,我從北京師范大學數(shù)理系畢業(yè)。學校本來希望我留校,,但我再三要求去當小學老師,。在那個“家有三斗糧,不當孩子王”的年代,,一個大學本科畢業(yè)生選擇小學教師工作,,是件不可思議的事,許多人不能理解,。但因我特別喜歡孩子,,知道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只有基礎打好了,,才能蓋起高樓大廈,,我愿意去做打基礎的工作。于是,,學校分配我到北師大二附?。ìF(xiàn)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一口氣干了60年,!
1956年,, 我被評為全國首批特級教師, 許多單位請我去工作,,但我離不開孩子,。這時我知道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愛孩子就是愛祖國,,我要把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yè)之情,,傾注到我的學生身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學教育事業(yè)中。
“文革”后,,組織上安排我做校長,,但我仍然堅持要做教師,仍然堅持在教學一線,,堅持搞教學改革,。只是我放棄了心愛的數(shù)學,改教語文,,因為我當時認為,語文更有利于育人,,所以我要用“文道統(tǒng)一”的原則,,教會學生做人,。
我一貫主張把課外的時間還給孩子,做他們喜歡的有益的事,。在課堂教學中,,我堅持“精講多練,合理組織課文,,講一篇帶多篇,,向課堂要質(zhì)量”,做到課外不留或少留作業(yè),。
我在一個普通的三年級班,,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首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喜歡聽故事、學兒歌,,我就用“破謎語”方式教給他們識字,。比如在教“聰明”一詞時,我告訴他們,,每人身上有四件寶: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眼睛),;東一片,,西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耳朵),;紅門樓,,白門坎,里邊坐著個嘻嘻孩兒(嘴巴),;小白孩住高樓,,看不見,摸不著,,他要一出來可不得了(腦子),。我給孩子們板書:一個耳朵豎起來,兩只眼睛瞪起來,, 一個小嘴張起來,,再加一顆心, 組合起來就是“聰”字,。一次用不行,,得要日日用、月月用,,日月為明,,人就“聰明”了,。
教學《七步詩》后,學生很感興趣,,自己學習作詩,。我給學生組織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活動,比如春游頤和園,,我設計了找路標,、捉特務活動,讓他們以游戲的形式學習成語,、諺語和詩歌,,然后再讓他們在欣賞頤和園昆明湖美景后,自己作詩一首,。每個小隊都作了詩,,其中二小隊的學生這樣寫:
今日來到此山中,
綠樹叢中點點紅,,
遙望昆明水如鏡,,
無數(shù)輕舟水上行。
這是小學三年級學生觸景生情創(chuàng)作的詩歌,。有了這樣的興趣,,學習怎么會有負擔呢?
三年下來,,這屆普通班學生參加1981年北京市畢業(yè)升學統(tǒng)考,,全班46人出現(xiàn)了44篇一類文、兩篇二類文,,語文平均分97.46分,,而且所有試卷干凈整潔,沒有出現(xiàn)一個錯別字,。這個結(jié)果如同放了一顆衛(wèi)星,,引起了全國小語教學界的普遍關注。
我從教60年,,沒有丟掉一個學生,,他們?nèi)奸L大成才,我得出一個結(jié)論: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許多人問我秘訣在哪里,?我說就兩點,“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也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真誠的、無私的、廣泛的,、一視同仁的,。盡管孩子情況不同,但要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在老師愛的教育下長大成才,。
我的育人方法是“ 激勵, 賞識,,參與,,期待”八個字,激勵每一個學生上進,,賞識每一個學生的才華,,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期待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我始終認為我的學生“人人都是材,,人人都成才”。我常常把更多的愛,,傾注在那些后進學生的身上,,傾注在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身上。
2000年春節(jié)后的一天,, 我接到一個電話:“娘啊,,娘,我的親娘,,我可找到您了,,您答應一聲吧,我要給您拜年去,,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驚訝地說:“請你告訴我,,你貴姓,?”“我姓何?!蔽伊⒖堂摽诙觯骸澳闶呛斡郎桨??”我高興得流出了眼淚。第二天,,他就領著全家給我拜年來了,。
何永山當年是全校有名的淘氣鬼,留過兩次級,,家長管不了他,,很難教育。只要他在班上,老師就無法上課,;外賓來校參觀,,得把他藏起來,以免他到處亂竄,;哪個班的老師都不敢要他,。學校萬般無奈,決定送他去工讀學校,。
我聽說后立刻去找校長,,要求把何永山放到我班里。校長回答:“不行,,不能讓這么調(diào)皮的孩子毀了你們先進集體的榮譽,。”我對校長說:“把他交給我吧,,相信我能把他教育好,。”
我把何永山領進班前,,先統(tǒng)一全班的認識,,然后“約法三章”:不輕視他,不提他過去的事,,不揭他的短處,。一個孩子的轉(zhuǎn)變和成長需要一個過程,期待學生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師要善于等待,善于尋找和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何永山進班后,, 我苦思冥想,尋找工作的突破點,。我發(fā)現(xiàn)他比別的學生大兩歲,,個子高,有力氣,。我對他說:“咱們班衛(wèi)生責任區(qū)的清掃小組由5個人組成,,我和你,還有另外3個同學,,請你當組長,。”孩子看到老師讓他負責,,非常高興,,每天都認真打掃。一天,何永山扛來一把長把兒掃帚,,他看出我腰有毛病,,就特意給我準備了一把不用彎腰的掃帚。我非常感動:誰說他是個壞孩子,?明明是個聰明,、細心而又熱心的孩子嘛。
那年六一兒童節(jié)前夕,,少先隊員們都喜氣洋洋地參加鼓號隊的練習,,何永山眼巴巴地在一旁看著。我明白他很羨慕別的同學,,可自己還不是少先隊員。我就和大隊輔導員商量,,讓他背起了大鼓,,參加隊列訓練。兒童節(jié)那天,,我們要去景山公園活動,,我給他買了白襯衫、藍褲子,,他背著大鼓雄赳赳地走在隊列前邊,。那一天,他特別遵守紀律,,第一次在同學面前受到大隊輔導員的表揚,。第二天,他來還衣服,。我趁熱打鐵對他說:“這衣服是老師給你買的,,拿回家吧,只是你胸前還缺少一樣東西呀,!” 沒等我說完,,他就說:“老師,我知道我還沒有紅領巾呢,,您幫助我,,我會努力的!”
在愛心的感召下,,何永山進步很快,,不久就加入了少先隊。是什么力量把一個人見人煩的孩子,,變成人見人愛的孩子,?是愛。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fā)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從事小學教師工作60年,我從沒有對學生發(fā)過一次火,,從沒有懲罰過一個學生,,從沒有向一個學生家長告過狀,從沒有讓一個學生掉隊,。
班上有個愛下象棋的孩子,,經(jīng)常逃課,找人下棋,,與人比高低,。一天,我對他說:“聽說你愛下象棋,,放學后下一盤好嗎,?”他驚訝地說:“你行嗎?”我說:“不如你的話,,就向你學呀,。”第一盤我故意輸了,,他特高興,。我說:“我不服氣,再來一盤,?!钡诙P他輸了,他不服氣了,,但第三盤,、第四盤、第五盤都輸了,。他服氣了:“老師,,您真棒啊,!”我趁機說:“我雖然下得比你好,,但你看到我到處找人下棋了嗎?我不能因為愛下棋就不上課呀,。以后我們在課下交流,,互相提高怎么樣,?”從此,這個孩子開始好好學習,,再也不逃課了,。
我的一個畢業(yè)生說,霍老師教我們做人,,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我覺得孩子的眼睛就像攝像機,,耳朵就像錄音機,,他們會把老師的一言一行記錄下來。老師在學生眼里是一個榜樣,,是他們學習的楷模,,所以我認為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
上世紀60年代,,我連續(xù)經(jīng)歷了兩次人生重大打擊,。1962年的一天,我正在上課,,學校通知我22歲的二女兒病危,趕到醫(yī)院時,,可憐的孩子已經(jīng)永遠離開了我,。女兒臨終前沒能看見我,給我留了一張字條:親愛的媽媽,,我要活?。?0多年過去了,,孩子的身影還常閃現(xiàn)在我眼前,;1966年,我被打成“資產(chǎn)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在關押,、批斗一年零九個月期間被押送回家。我心里太想見到兩個沒人管的孩子了,,可一進家門,,眼前的情景讓我驚呆了:13歲的兒子,無辜地被紅衛(wèi)兵用刀扎死,,倒在了血泊中,。我不顧一切地撲到兒子身上,大聲地叫著他的名字,。就因為我保護過一些老干部的子女,,我的孩子才受到了牽連,。我當時有一百個想不通,但我還是挺過來了,,在這么沉重的打擊下,,我不但沒有被擊垮,反而更加堅定了對青少年教育的信念,。
60年來,,我的生活中經(jīng)歷過失去親人、骨肉分離的痛苦,,經(jīng)歷過被誤解而受到的非人虐待,,經(jīng)歷過嚴重疾病的折磨。但這都沒有摧垮我的意志,,沒有改變我從事小學教育的選擇,,沒有改變我對孩子的愛。這種愛還影響了我的子女,。如今我一家三代八人,,都選擇了“教師”職業(yè),都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1991年,,我們這個教育之家,還光榮地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育世家”,,三代教師,,四世同堂。
現(xiàn)在,,我雖然離開了教學一線,,但我的心永遠都不會離開學校,不會離開講臺,,不會離開學生,,我時刻都在關注著祖國的教育。這些年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送教上門,,應邀到西部貧困山區(qū)學校做義務講學,;二是教育科研,參與“霍懋征教育思想與實踐的研究”課題組的工作,;三是指導培訓,,對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指導。
我沒有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個人民教師應該做的工作,,可是,黨和政府卻給了我極大的榮譽和關懷,。上世紀50年代,,我曾受到過毛主席,、周總理的接見;90年代,,我又受到過江澤民,、李鵬、李嵐清同志的接見,;特別是今年教師節(jié)前夕,,溫家寶總理親切看望我,還為我親筆題詞:“把愛獻給教育的人,?!?/p>
今天,我依然可以無悔地說,,教師工作雖然艱苦,,但最光榮、最幸福,。當看到學生一批批地成為國家棟梁之才時,,我所獲得的成就感,所獲得的欣慰,,是一般人難以體會得到的,。
不久前,在一次畢業(yè)學生的聚會上,,我們當年的小班長,,突然下令:讓同學們舉起雙手,讓老師檢查衛(wèi)生,。當幾十名年過半百的學生,像當年一樣伸出雙手,,接受老師的檢查時,,我眼前立刻浮現(xiàn)出45年前的情景。當年那一雙雙小手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大手,。我多么期望我學生的手,,永遠干干凈凈。我對他們說,,同學們,,人的一生很漫長也很短暫,實際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離我們而去,;今天我們要加倍努力,;美好的明天要靠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
(轉(zhuǎn)載自《師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