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比速度更重要——記我校教師參加北部新區(qū)聯(lián)片教研
發(fā)布日期:2013-04-15 信息來源:
3月28日上午,我有幸參加了北部新區(qū)聯(lián)片教研活動,,觀摩了四位老師執(zhí)教的優(yōu)質課,,收獲頗多。同時,,課后認真聆聽了海淀區(qū)教研室牛老師的評課,,感慨萬千,,與此同時也讓自己在語文教學上更加明確了方向,真正做到提高課堂實效,,達到增效減負的目的,。
四位老師在課堂上都踏踏實實地落實了課標精神,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努力實現(xiàn)“4+1”的過程,,讓我們在觀摩課堂以后,,結合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度反思。牛老師反復強調:“語文課要關注學科性質,,努力體現(xiàn)語言文字運用,,基于語言運用,構建我們的語文課堂,,同時關注文章寫法,,并及時運用?!甭牭竭@句話,,讓我豁然開朗,讓我真正明白了語文教學的本質是言語能力建構,,而非語文知識傳授,。言語能力不可能是講會、聽會的,;語文教學再也不能“糾纏”于內容,、“纏綿”于理解、“沉迷”于意義了,。教語文是以課文為例子,,指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和語文方法,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引領學生感受文章寫法的特點和表達效果,,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學習語言。
這不禁使我想到了自己在平日里的教學過程,,雖然也是極力想加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但仍然偏向于保守的教學模式,重在課文內容理解,,耗時于回答和分析,,讓學生們循著老師設置的一個問題,不斷從課文中尋求答案,,得出結論,,這種指向于內容理解而并非文本語言的閱讀教學,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因此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向,。
四位老師在課堂上都注重了文章寫法、讀寫結合的訓練,,讀是寫的基礎,,在閱讀中加強寫法指導,真正做到了不能為寫而寫,,比如說《一雙手》的課堂上,,當老師引導學生了解了育林人張迎善這個人以后,展示了小興安嶺的森林美景,,激發(fā)了學生們創(chuàng)作小詩來贊揚這位非常值得人們尊敬的育林人時,,就是做到了“情動辭發(fā)”?!端墒蟆芬徽n,,老師抓住松鼠搭窩這一段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簡約清晰,,也可以稱之為是版塊式教學,,充分發(fā)揮了課文例子功能,指導孩子有條有理,、用詞準確地寫好一段話,,刪繁就簡,并且緊接著給學生一個語言實踐的機會,,觀看一段大熊貓吃飯的視頻,,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這樣做提高了說話,、寫話的實效性,,也符合課標精神,落實年段學習目標,,正如牛老師所說“引導孩子關注一段話,,寫好一段話,,修改一段話,,聚焦一段話,指導寫好一段話,!”
在夯實識字與寫字教學方面,,四節(jié)課雖然都是第二課時閱讀教學,但都注重了識字學詞,,前三節(jié)課都是以聽寫詞語入課的,,有的在語境中聽寫重點詞語,發(fā)揮了識詞功能,,有的是聽寫關鍵詞語,,為概括文章內容做準備,,還有的是以“采松果”游戲形式填寫漢字,復習詞語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熱情,。最后一節(jié)課以小老師領讀詞語的形式復習三組詞語,,以重點詞語的含義入課,引導學生順其自然地進入到學習文本的環(huán)節(jié),。四節(jié)課都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來理解課文,,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主線,注重學生活動的內在邏輯,,做到了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思考、讀出自己的感受,,達到了牛老師說的“真讀書,,真思考,真寫作,,真討論,,真交流”。
回顧自己的課堂教學,,有的時候就沒有關注到全體學生的思維過程,,當我提出一個問題時,讓學生通過找重點詞語談體會,,只有四五個同學舉手回答,,我為了引導學生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就匆匆而過,,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沒能讓他們真思考、真討論,。為此,,我以后在教學中應該放慢腳步,不能做一個很強勢的老師,,一定要讓學生親力親為,,聯(lián)系上下文,反復體會詞句的表情達意,,在語境中夯實,,讓自己的課堂呈現(xiàn)出學生學習的過程。
最后,,我們語文教學還不能忘了堅持推進兒童閱讀,,大量的課外閱讀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必由之路。崔巒先生說:“兒童閱讀不僅是課外的事,還是課內的事,,兒童閱讀應該納入我們的語文課程,,要使兒童閱讀‘課程化’?!痹诮虒W《裝滿昆蟲的口袋》這一課,,就通過資料的引入,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課外閱讀的興趣,,有效地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因此,我也要努力增強自己的教學實效,,能夠通過更多種教學策略,,讓學生盡可能地做到海量課外閱讀。
通過這次北部新區(qū)聯(lián)片教研活動,,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教學改進方向,,正如區(qū)教研牛老師所說:“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沒有一個正確的教研方向,,一切都是無用功,,有了正確的方向,能夠讓自己的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做到增效減負,。
(小學語文教研組 李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