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用心啟“萌”,從“一”開始——小學一年級召開幼小銜接專題培訓會
發(fā)布日期:2022-08-30 信息來源:
每一個秋天都承載著新的收獲
每一段旅程都孕育著新的夢想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wěn)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為全面做好一年級學生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工作,確保學生順利實現(xiàn)從幼兒園向小學生活過渡,,促進其身心健康和終身發(fā)展,,小學一年級全體教師進行了“幼小銜接專題課程”培訓活動。我校黨總支書記,、小學校長張繼軍,,一年級全體教師參加此次會議。
張繼軍對一年級新生入學前后相關工作做出安排,。從教室布置到新生報到,,從課程安排到習慣培養(yǎng),張繼軍為老師們提供了詳盡寶貴的建議和方法,。張繼軍提出班主任要盡快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重視孩子們?nèi)粘0踩托l(wèi)生教育、禮儀教育等,,讓孩子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同時要做好家校聯(lián)系工作,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
隨后,,一年級的教師代表圍繞著學生心理特點、行為習慣,、家校溝通,、班級管理等方面作經(jīng)驗分享。
尹淑娟老師從如何借助生動形象的教具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巧妙合理的設置獎懲機制讓學生們有被認可的成就感,。每一位老師都要根據(jù)幼兒心理特點,設計有主體性,、過程性,、互動性、生成性的活力課堂,。
宋麗琴老師建議老師們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設合適的場景,當好學生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同時,,老師們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方式,,因為正確的方式能讓學習發(fā)揮價值,,能在感知、體驗,、操作中學會知識,,發(fā)展?jié)摿Γ嵘芰Α?/span>
王健老師通過分析幼小之間的差異,,對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提出了寶貴建議,。新入學的兒童對學習的目的性不明確,老師可以通過動手操作,、游戲挑戰(zhàn),、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通過獎勵措施調(diào)動學生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
張婷老師表述了同伴相處的重要性,。良好的同伴交往能促進孩子身體健康的發(fā)展,有助于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被老師表揚或者被同伴肯定都能得到快樂和滿足。而且社會交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也是一種實際操作能力,。孩子們進入社會之后交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雪瑩老師和馮錚老師通過真實的案例分享,暢談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體會,,展示自己對教育事業(yè)的理解,。兩位老師均提到,良好的家校溝通能促進班級育人質(zhì)量,,只有達成教育共識,,才能形成教育合力,為孩子助力,。每一位老師都需要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讓家長信服;需要對每一個孩子精準了解,讓家長信任;要能夠急家長之所急,,讓家長信賴,。
涂丹老師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向大家講解了如何布置充滿童趣的班級環(huán)境及班級環(huán)創(chuàng)的重要性,。老師們要“讓每一面墻都說話”,,讓孩子們產(chǎn)生歸屬感,幫助幼兒順利過渡并適應新環(huán)境,。
小學德育主任李文霞老師圍繞“一見傾心”,、“再見傾情”、“兩看不厭”三個維度,詮釋了自己的班級管理理念和具體管理措施,。李文霞強調(diào),班級管理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并非“歸順”,,老師們要建立信念系統(tǒng),激發(fā)學生的活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潛能,打造活力十足,、積極進取的班集體,。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蓖ㄟ^此次培訓活動,一年級全體教師對自己肩上所擔負的教育責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今后將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用愛來陪伴每一棵幼苗的成長,用心來聆聽每一朵花的盛開,。前進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讓我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做好走心的教育,,更做好教育的走心人!